西红柿炒鸡蛋、西红柿炖牛腩、凉拌西红柿……西红柿在厨房里真是太百搭了,做菜的时候顺手切个西红柿扔进去,就能让菜品别有一番风味。如果忙得没时间做菜,还可以直接生吃,简单快手,酸甜可口。
除了食用方便、受人喜爱外,有人认为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,多吃可以美白。甚至网上还有人说“每天1个西红柿,7天白成一道光”“一颗西红柿,白一个夏天”......真的是这样吗?西红柿真有这么“神”吗?
(资料图)
1
每天1个西红柿,真能美白吗?
答案可能让你失望了,并不能。虽然西红柿含有维生素C,但也并不代表吃了就能美白。
首先,西红柿的维生素C含量并不高,只有14毫克/100克,这个含量仅为大白菜的37%。
其次维生素C虽然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,抑制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,但这主要是针对外用情况,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的维生素C也能美白。
所以,夏季要想美白,主要还得靠防晒。至于西红柿,仍然建议你吃,最好能做成番茄酱,提高番茄红素的吸收利用率。虽然不能指望吃它美白,但有研究提到:每日摄入一定量的番茄酱能显著降低女性的皮肤晒伤发生率,保护皮肤。
除此之外,尽管西红柿的维生素C含量不高,但如果每天都能吃上1个西红柿,也能为我们提供14%~28%的维生素C,最可贵的是西红柿可以直接生吃,避免了烹调对维生素C造成的损失。
市场上,也有一些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西红柿品种供大家选择,比如春桃柿子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34.17毫克/100克。充足的维生素C摄入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,也能保护皮肤的健康。
因此,每天1个西红柿,虽然不会让你“7天白成1道光”,但对身体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好处~
2
西红柿的营养优势和健康益处
西红柿这么受欢迎的食材,除了维生素C,还有哪些营养成分呢?
1.矿物质钾:西红柿的矿物质钾含量还不错,为179毫克/100克,属于高钾低钠的食物,对控制血压很有帮助。
不过,对于吃西红柿和血压之间的关系,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发表过一篇相关的研究。该研究显示:西红柿摄入量与患高血压之间存在J形关系,每天摄入10~13克西红柿,高血压风险最低。这个量相当于大约每周吃1个普通大小的西红柿。至于吃太多西红柿对血压呈现负面影响的原因,研究中分析可能和西红柿中的茄碱有关。
来源:作者供图
如果高血压情况严重,那就每周吃1个西红柿。如果身体健康,没有血压方面的问题就没必要克制在每周1个,每天1个也完全可以,注意食物多样化,多方面预防高血压。
2.胡萝卜素:西红柿的胡萝卜素含量为375微克/100克,是大白菜的近5倍。这种成分对我们的眼睛和皮肤健康都很有益。
3.番茄红素:番茄红素属于胡萝卜素的一种,这种成分具有抗氧化性,能帮助我们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,让人更好地保持年轻态;也能帮助我们身体抗炎,增强机体氧化应激能力,帮助维持正常的免疫力;还能保护心血管健康,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坏胆固醇)。另外,还有研究提到血清中番茄红素浓度升高与胶原酶N—端肽(骨吸收的标志物)呈负相关,可降低绝经后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。
关键是,西红柿的热量真的很低,直接生啃1个才摄入15~30千卡的热量,饱腹感还很强,有助于控制食欲,对减肥的朋友很友好。
3
怎么买到好吃的西红柿?
西红柿的口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,要想买到好吃的西红柿,建议参考以下方面:
1.种植环境:温室和露地栽培的西红柿风味差异明显,光照是影响色素和风味物质等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环境因素,温室栽培的番茄光照不如露地栽培充足,风味逊色于露地栽培的西红柿。
2.季节:春茬西红柿比秋冬茬西红柿含有更多的还原糖、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,挥发物组成和含量也比较丰富,总体风味和可接受性相对更好。
3.成熟度:西红柿在成熟的过程中,受许多转录因子、亚细胞生理改变和乙烯作用的调控,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,果实颜色加深,β-胡萝卜素、番茄红素等含量也逐渐积累,代谢加快,挥发物质含量增加,风味逐渐提高。所以,成熟度越高的西红柿,风味越好。
如果买到的西红柿有点生硬,可以在室温下放一放。西红柿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,自己可以催熟自己。
4.贮藏条件:买回来的西红柿如果放在冰箱冷藏保存,风味会降低。这是因为低温贮藏番茄果实会引起DNA甲基化,导致挥发物质含量降低,风味降低。
如果番茄还比较硬实,可以放在室温下保存;如果已经有些发软,一天又难以消耗掉,可以放在透气的盒子里,置于冰箱冷藏保存。
4
这些西红柿不能吃!
西红柿好吃,但也别乱吃。市面上正规渠道购买的西红柿不用担心,都是熟了才会上架销售,但自家种植的西红柿,如果还发青没熟可别吃(绿色品种除外),小心中毒。
这是因为没熟的青西红柿中含有较高的龙葵素,也叫茄碱,这种成分会随着西红柿成熟度的增加逐渐降低。如果吃没熟的青色西红柿很可能会导致中毒,出现腹痛、耳鸣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严重会导致呼吸困难,甚至死亡。
总结:每天1个西红柿,不仅对健康有益,还能促进食欲,何乐而不为呀,安排!
来源:科普中国(ID:Science_China),作者:薛庆鑫 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 中国注册营养师,审核:谷传玲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 注册营养师
关键词: